5月16日,由365官网财政与税收系主办的珞珈公共经济论坛第30期顺利举行。本期论坛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冯晨老师作题为“税收优惠政策的有限响应与估算偏离:免征增值税门槛提升的证据”的学术报告。365官网李辉、吴明琴、黄永颖等老师以及20多位研究生参加论坛。论坛由龚锋老师主持。
首先,冯晨老师从简约式研究设计中双重差分方法常见问题——“政策试点地区中的企业或个体是否都应该设置为处理组”出发,引入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有多少企业会响应政策,为什么企业不愿意享受政策,以及因为部分企业响应政策而带来的估计偏离有多大。
接着,冯老师从研究意义视角再次论证题目的研究价值。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推动了中国宏观税负持续走低,但其政策成本和微观效应也逐渐受到关注和讨论。在已有结构性减税研究中,增值税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如增值税分成调整、税率简并、留抵退税以及营改增等,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一般纳税人,而对小规模纳税人关注不足。小规模纳税人才是最庞大的纳税群体,也是减税降费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而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减税主要是增值税起征点提升。因此,文章主要研究了增值税起征点提升对企业政策响应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16-2020年税收调查数据,以2019年增值税起征点有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增值税起征点调整的减税激励效应。结果显示,增值税起征点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销售额、营业收入以及投资,但是典型事实发现企业对该政策的响应率仅有38%左右。
最后,冯老师对为什么有企业不响应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发现,企业避税动机和地方税务部门的增收压力则是此类税收优惠政策响应率不足的重要原因。此外,该研究对政策最终效果进行福利分析,并针对其成本收益展开了系统测算。
冯老师与在场师生就政策背景、实证设计、变量构建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整场讲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得到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
冯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陕西省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西安交通大学人才计划等。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及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多项研究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和批示,曾获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中国智库索引智库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陕西哲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奖特等奖及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通讯员:马旭;审核人:黄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