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365官网财政与税收系主办的珞珈公共经济论坛第29期顺利举行。本期论坛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刘勇政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Market Inter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Firms’ Responses to Tax Increases(市场相互依存性:企业应对增税行为的实证研究)”的学术报告。365官网李辉、吴明琴、黄永颖等老师以及20多位研究生参加论坛。论坛由龚锋老师主持。
刘勇政老师介绍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企业如何通过调整产品和目的地市场销售额来应对出口税增加。在部分已有文献的假定下,短期内企业不具备调整生产量的能力,因此,生产扩张意味边际生产成本的递增,此时,企业在不同市场的产品销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针对特定目的地或产品的出口税调整会影响企业对其它目的地市场和产品的销售决策。
刘老师梳理分析现有关于外部冲击影响企业国内与出口销售额的相关文献。刘老师建立了一个多产品多目的地模型,以展示产能受限的企业如何将对特定产品目的地市场的负面税收冲击转化为在其他产品和目的地市场的销售扩张。刘老师对模型需求端的效用函数、预算约束,供给端的生产函数、垄断竞争条件,以及市场均衡的结果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模型的构建与推导,指出出口税率的增加将使受冲击的产品价格上升,受冲击的产品销售额下降,这将导致企业边际成本的降低,从而使企业其他未受冲击的产品价格降低,最终引起企业生产向未受冲击的产品倾斜以及出口转内销。
刘老师介绍论文采用的数据来源。文章通过利用出口税收变化的准实验设置和详细的企业和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发现了中国出口商这种二元市场相互依赖效应的有力证据。研究结论显示,出口税的增加将使得企业出口销售额减少,但与此同时,国内销售额增加,即呈现出口转内销的目标市场转移。企业受到出口税冲击的产品销售额减少,其他未受冲击的产品销售额增加,即企业内部出现生产产品的转换。刘老师通过各项检验论证了结论的稳健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处理后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下降,这反过来支持产能约束作为检测到的市场相互依赖效应的关键机制。
刘老师与在场师生就理论模型设定、实证研究设计等内容展开讨论。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均深受启发。
刘勇政,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间财政关系和税收政策分析,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曾获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最佳青年经济学者奖”“邹至庄最佳论文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通讯员:马旭;审核:黄敏学)